开场倒计时,还有2分钟。 左右的大屏幕并不大,都需要望远镜才能看清。而且居然是拉长变形了的,这对分辨率长宽比有强迫症的人来说,坚决不能忍,但这样,好处无疑是会修正身材。
开场倒计时,还有2分钟。 左右的大屏幕并不大,都需要望远镜才能看清。而且居然是拉长变形了的,这对分辨率长宽比有强迫症的人来说,坚决不能忍,但这样,好处无疑是会修正身材。
忆空间讲座现场 最早是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,一个叫做@艺术圈的公众账号,每周会发一些艺术史的八卦,例如茜茜公主的故事、英剧《唐顿庄园》中背景绘画作品的含义等,所以自己经常在临近凌晨12点,睡眼朦胧,准备随处翻些微博入睡,突然发现她更新的一个图片长微博,便顿时清醒了起来,必定畅快淋漓的看完才能满足的入睡。同样的还有顾爷,他的那本《小顾聊绘画II》,且等再提。 通常艺术圈的微博是由两个人在运营或编写,一个叫做祺四,一个叫做XO(她们称作叉圆),都是两个挺漂亮的年轻女孩。祺四因为这本《八卦艺术史》了解的多些,一个加拿大大学…
趁京东图书打折买的一堆书,还包括微信上挺火的“艺术圈”出的那本《艺术八卦史》,但那本美女汉子(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新词其实挺奇怪的)博士写的艺术八卦史,一是内容大多在微信上看过,缺点新鲜感;二是内容太多,八卦关系太复杂。所以在周五的晚上,坐在窗边,听着窗外的大雨滂沱,就着低咖啡因的胶囊咖啡,不到两个小时,读完了这本《重返文艺复兴》。 彼时,三岁半的孩子,横坐在卧室的床中间,看电视里的米菲动画片;娟在床头用iPad看着新出的连续剧;而我,则在床尾消遣般的阅读。--这其实也是我们家最寻常的景象。 这本书的推介宣传…
说到咖啡机,其实美式的滴滤咖啡机,原理就是开水缓缓流过咖啡粉,泡出水来,下面用网兜过滤下就行。因为没有压力,所以也很难萃取出咖啡粉中的油脂和香味,出来的纯咖啡如棕色的清水状。麦当劳提供的就是滴滤式咖啡,所以也没什么味道。 而通常所谓的泵压式咖啡机,会以极大的压力在短时间内用高温压萃咖啡粉,得到带有泡沫油脂的咖啡。通常泵的压力需要达到12bar左右,这种金黄的咖啡油脂叫做crema,咖啡的精华几乎在此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去咖啡馆,甚至宜家餐厅,都会喝出咖啡的醇香,而速溶咖啡却必须用大量的香精才能做到。另外,北京这边味多…
在学位毕业和职称评定完成后短短的一两周里,来到了四川这边的山里,参与两个项目的验收工作。说是项目验收,其实有些仓促,毕竟没有充足的准备,虽然最后通过。但自己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,却经历了很奇怪的心理变化。 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–紧张、压抑、沮丧、心不在焉、情绪化,完全不像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心理。也许是刚刚写过年度总结和新年计划;也许三月底对于计划一年的工作来说有些太晚,心里有些焦虑;也许因为验收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压力;也许因为自己对工作中问题被夸大的冤屈和激动;甚至也许是一个人在山野宾馆夜晚里的孤独。当然,自…
经过春节前那段没日没夜的日子,过完春节假期后,反而有些轻松起来,毕竟现在做的就是收集各位评阅人的意见,准备些答辩的材料,论文倒是不用修改了。其实对博士论文,个人一直想能好好做些研究,发掘些创新点,推动些实在的事情来。可太实在的东西创新又乏善可陈,有些所谓的创新热点,在看似高深的数学公式背后,却只是僵硬的套用,所以自己一直尝试在其中平衡,或者说妥协。 为了博士论文或者说博士学位的学习,自己总想好好为自己重打一次基础。为什么这么说,回想起来,自己的大学四年,大一大二还算不错的数理成绩,到大三大四,为了计算机专业的考研,…
托北京APEC峰会的福,自己11月又有了6天假期,不过因为单位项目提前验收,需要加班写报告,再加上想弄论文却没有时间的惶恐和焦灼,因此这个假期自己除了加班,并没有安排任何活动。 可惜前两天病卧在床,后三天加班,11月10日凌晨还来了一次淘宝抢购,一切跟自己预期一样,几乎没有放松的影子。但这几天夜晚,我却终于看完了白岩松的那本书。 用“终于”两个字,是因为这种日记或随笔类的书,自己总是随意翻翻,看到哪里是哪里,要一次完整的看完,总得有个假期或者特别的驱动。实际上开始自己是翻起了那本买了许久的柴静的厚厚的《看见》,读了…
花了几个晚上的睡前时光,看完了村上春树那本关于跑步的书。在这种每天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,觉得还能抽时间看这样一本闲书,都有些奢侈了。但睡觉前总想看些让人平静的东西,尤其是自己刚刚跑完人生的第二个马拉松,现在应该是最适合阅读这本书的时刻。 自己其实之前根本没有看过村上春树的任何一本书,就像曾经有一位朋友惊讶我在西藏却并不知道仓央嘉措一样,仿佛这样的小资或文艺青年,必定会去追逐那些闲逸的东西,但我不喜欢,且着实害怕那些空洞的咏叹或呻吟。 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时刻,从这本书入手,去了解这位多年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作家,也许…
以后决定定期将一段时间的Instagram汇总一次,这样避免单张图片的博客太多,让博客这种不太那么碎片化的东西变的碎片起来。 2014.09.03, Instagram,成都,阴 from Instagram: http://ift.tt/1A3guGH
最早在美国Apple官网上买的iPhone5,根据序列号查询,时间大约在2012年12月份,到现在已经接近两年,其间出现过home键失灵,花过200多块更换,后面便是顶端的Power键也失灵了,恰好自己发现手机的Power键问题属于苹果的更换找回政策中,但去西单大悦城苹果专卖交涉,果然被拒(甚至是先同意召回,第二天再去被拒)。这时我就想起自己在美国官网购买的产品,再加转运费、交关税,虽然也能便宜了大约600块左右,可付出的代价就是几乎没有保修(国内苹果售后只对香港和大陆行货负责)。当然,自己总是能够在国行上市初期就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