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去成都的飞机上,大抵是为了锻炼一下英文听力,听完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,测试结果仍然是自己的意料之中(汗颜)。不过这次随意听听的演讲,让我想起之前精读过的JK·罗琳在哈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,两人都提到了在某一个时刻(JK·罗琳是在她遭遇失业、离婚的epic failure时,乔布斯是在诊断出胰腺癌晚期时),放下自身外在的所有东西,勇往直前才会成功或者找到最真实的自己。
乔布斯这次的演讲包括三个小故事,自己总结起来,其实就是要勇于做出选择,你的每一步细小的行为都决定着你的将来,以及做真实的自己。当然,他总结起来更加简练:stay foolish,stay hungry。
记得原来有个笑话,盖茨嘲笑乔布斯只会设计而不会编程,而乔布斯则嘲笑盖茨只会编程序而毫无艺术细胞。实际上乔布斯自己的故事,在去年乔布斯离世时那本疯传的乔布斯传中,我已经了解大半,甚至也会得到与罗永浩同样的对乔布斯的评价。
自己挺喜欢去精读这些名人的英文演讲,不管是英文用词(例如那句有名的As is a tale, so is life: not how long it is, but how good it is, is what matter),还是他们的思考方式。还是正如马云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,少听成功学,多听失败学,多向别人的失败学习,每个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,甚至有大量偶然或背后无法拥有的因素(网络传过很多例子,例如盖茨的母亲,巴菲特的父亲等等),所以不如多向失败的人学习,因为失败的点却就那么几条,有时你很容易就可以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,如果少犯许多无谓的错误,你就会发现自己如此成功。
我赞同这种说法,因为从高中开始便研读卡耐基的成功之道的各种书籍,大学期间,又继续研读了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全书,几乎翻烂了他们两人所有的出版物,也对他们总结成功人士共同的美德、习惯和成功要素耳熟能详。淡近些年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,和对社会各种现象的反思,甚至对人生生出些宿命的感觉来,所以会尽力做好手上的事情,但对结果不置可否。这种时候去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,当然比追随成功者的脚步更为合适。而向失败学习这种说法的提出和许多人的认可,其实也说明了有太多年轻人意识到社会的无奈。
再来说乔布斯和JK·罗琳的演讲,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自己的失败或打击,JK·罗琳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,离婚后成为单亲母亲,工作失业,这时她才发现自己之前在乎的很多东西,其实一文不名,自己此时没有任何对失败的顾虑(因为已经足够失败),就尽全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结果,她成功了。乔布斯被他亲手创建的公司给解雇,他无以为业,便开了家动画公司,并制作了好莱坞动画片的经典之作。他还到日本学习禅术,并将自己的感悟体现在产品之中,直到他弄出了ipod,结果,他也成功了。
JK·罗琳的演讲中还提到了对人类权利关怀的责任,乔布斯表现了对当年决定的不后悔,以及对当年被扫地出门的淡然,这些展现的都是个人魅力和社会的价值观。我们很难去模仿或学习。但我们却可以少考虑些身上的负担,多些忘情奋斗的时刻,多尊崇内心,把握每一个必然会决定我们将来的细节,以让自己不后悔为目标的去工作和生活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很难说是在学习他们两人之前为什么会失败的教训,更多的仍然是他们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,毕竟他们肯定算是成功的人。
过去的一个多月,算是自己糊里糊涂浪费的时光,当然,老婆会因为我多陪孩子和关心她而感到幸福,但工作和生活本来就不是冲突的,希望能够振作起来,不要浪费本来就很紧张的时光。
-于成都至溪洛渡的班车上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