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别康桥

  • 首页
  • 留言板
  • 工作相关
再别康桥
月亮点缀了你的窗子,你点缀了别人的梦!
  1. 首页
  2. 3 参观旅游
  3. 正文

2012.08.05,游记,参观《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:名家名作展》

2012年08月09日 2945点热度 0人点赞 3条评论

最早是在微博上知道有这个展览的,当时非常兴奋,不说其他,光是文艺复兴三杰-达芬奇、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,作为一个初级艺术爱好者来说,也是如雷贯耳,便急于想去看看。但听说开展的第一个周末,人很多,都到了要排队的地步,这对于一个门票10元的展览来说,而且是在国博内绝大部分展览都免费的情况来说,并不是常见的事情。

后来查资料得知,这次展览是中意五年文化展的第一展,即2010年在中意两国总理见证下,两国文化部部长在罗马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,其中一项提到,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为期五年的意大利展厅,在罗马的威尼斯宫博物馆设立为期五年的中国展厅,分别展出来自对方国家反映文明发展和艺术创造的文物精品(这个跟之前国博的《启蒙的艺术》展很相似,那个展览中,中国国家主席和德国总统为展览监护人)。

DSC00030

楼梯旁的宣传单,也是这次展览的重头戏-拉斐尔的自画像作品

得到这个消息自己也是非常开心,这五年又可以看到无数意大利的艺术珍品了。而这次展览的名字也很有意思,将展览与一个城市关联起来(一般认为文艺复兴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),这也让人想起之前在世纪坛展览馆看过的《重返巴洛克 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》,那次是巴洛克艺术时期的作品,这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,都是两个重要的城市将不同的艺术风格发挥到了极致。

 

DSC00016

入口,娟在买票,我照相

说点题外话,之前一直期待着世纪坛展览馆的《伟大的世界文明II》,为此我和娟把上半年的许多个夜晚都奉献给了西方文化史的纪录片,从两河流域到北非,再到亚历山大的希腊和屋大维的罗马,结果却发现今年的世纪坛,除却少量的几个精品展,并无这个常设展的开展计划,倒是看着几个楼层中中外名人的大型雕像,总有些山寨空洞的味道;而国博的《启蒙的艺术》,以及这次的文艺复兴展,倒更像是世纪坛展览馆应该做的事情,因为世纪坛展览馆建馆的初衷,也是为了让中国有一所展示世界文化艺术的地方。各种原因,无法言语,也无从得知,只是感概而已。

这次展览的时间很长,从12年7月7日,到13年4月底,接近10个月的时间,因此自己也可以从容的在博文题目末尾加上一字,因为自己一定会去三五回的。周日上午恰好娟也有空,而车还在4S晾晒,于是跟娟打车前往,到了国博已经9点半,但门口长长的队伍,让自己也不近汗颜(真的是汗流满面),事后得知,这种买票进入的特展,其实是可以通过国博北门直接购票进入的,而不需要陪着免费参观的队伍从西门进去(尚未证实)。

展览在三楼北侧,到了门口才发现,展厅很小,以至于我看到左手的出口指示牌,到处找入口,后来发现原来入口跟出口紧挨在一起。这个展览大抵就两个十米的长廊中间夹着两个小厅的样子,进门的圆厅,是一个多媒体中心,一周的墙上挂着多个液晶电视,按照文艺复兴兴起到盛期的时间顺序,进行几部分的介绍,好像还有些互动的提示,但被栏杆保护着,因此跟娟对各个时期进行简单的了解。

DSC00017

红绳栏杆左侧是出口,里面还能看到展品陈列长廊,右侧是入口以及圆形多媒体厅

右拐进入长廊,是展览的第一部分“文艺复兴肇始至豪华者洛伦佐的辞世(1492年)”,因为文艺复兴的上一个艺术时期,通常是后中古时期,也称作中世纪后期,因此这一部分内容,跟宗教有着较大的交叉,展品也多数为宗教题材,如数幅天使报喜、三博士朝拜或圣母圣婴的作品,得益于年初看过的《耶稣诞生记》《耶稣受难记》以及《摩西》《埃及王子》等电影或纪录片,自己跟娟就不再纠结于作品所描述的故事情节,而是寻找作品本身的艺术特点,以及各种细节。

如通过几幅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,能看到文艺复兴前期本能的运用线性透视画法(如乔托),到运用科学知识来探索透视法(如马萨乔和乌切诺的焦点透视法),再到达芬奇的空间透视法的变迁;又如我和娟讨论了半天圣母、圣婴身旁经常出现的一位老年圣人,最终确认是耶稣的养父圣约瑟夫(《耶稣受难记》影片中圣约瑟夫太过年轻);又如能从天使报喜的圣母玛利亚眼中,看到的些许犹疑,毕竟是十几岁的未婚女孩,当天使告诉她将会怀孕时,虽然是救世主,但外界对她未婚先孕会有怎样的看法和非议,她又会因此承受多少苦难。

20120730161918_65002

圣母圣婴旁边的耶稣养父圣约瑟夫

20120730161649_81390

天使报喜中圣母的表情

在这个长廊尽头,有一大幅但丁画像,因为在文艺复兴运动中,尤其是人文主义的复兴、个性的解放、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活动,不仅在艺术领域,也在文化、科学和思想领域进行,这里就有但丁的《神曲》(迎接你上天堂的,居然不是大天使加百列,而是但丁的初恋情人和崇拜的偶像古罗马诗人维吉尔)、薄伽丘的《十日谈》等等。我想这里放上但丁画像的意味,还是想告诉我们些文艺复兴中绘画和雕塑之外的事情。

20120712100825257 (1)

但丁画像

左拐进入中厅,就是这次展览的重头戏,左边是几幅小型作品,但却是两幅达芬奇的手稿、三幅拉斐尔的画作和一尊铜像;右侧的是波提切利的大幅壁画《天使报喜》和他的两幅小型油画作品,以及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像《大卫/阿波罗》。波提切利的壁画很大,整面墙全是,但仍然能看到其在宗教题材上的拘谨和空间感的技术体现。

event-the-scene-of-renaissance-in-florence-masterpieces-and-protagonists-4-mask9

波提切利的大幅壁画《天使报喜》,透视画法很有特点

达芬奇的手稿又如之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看过的一样,仍然是草稿型作品,而且作品画幅较小,难以看清具体的细节;但这次拉斐尔的自画像能够展出,的确是自己意料之外,因为几乎所有介绍拉斐尔的地方,都会出现这幅年轻的自画像,仍然是拉斐尔一贯的浓郁的色彩,以及对个体情感和内在的尽情展现。这也跟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体作品风格有关,文艺复兴时期比较看重作品中个体的和谐和完美,而之后的巴洛克时期,却着重体现画作中群体的和谐,以及动感和戏剧性效果的体现,因此会在光影和对角布局上下功夫。

95da7e4384382ea3b36c63c826744f34

达芬奇的手稿《别号“乱发”的女性头像》

0d2d9339562576dc761353a7ef6209eb

拉斐尔的自画像,能在这里看到的确非常激动

而米开朗琪罗的作品,做让人觉得只是一个半成品,因为手部贴在侧身并没有清晰的展开,作品名称也告诉我们这位主人的身份的不确定性,是大卫在准备投石机,还是阿波罗准备抛洒橄榄枝?

8459066557747280191

米开朗基罗的作品

最后一条长廊,仍然不乏大家的作品,印象最深的仍然是波提切利的作品,其中一幅维纳斯画作,跟那副名作《维纳斯的诞生》中的主体人物几乎一致,但波提切利属于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,因此可以看到维纳斯的轮廓光影大多通过线条来表示,画作上也能看到各种清晰的线条,而到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,这种光影和空间感,以及人物轮廓特征,就开始用更为高级的色彩过渡和对比来表现了。

20120730162031_38904

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画像,跟《维纳斯的诞生》中几乎一致

一副《三博士来朝》的作品,娟分辨了半天三位博士的具体人物,最终通过东方衣物特征和手捧的献礼杯盅,成功判断出来(而且其中还有一位是黑色人种),这也是自己不曾想到的。

由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运动,与统治佛罗伦萨达三百年的梅迪奇家族分不开,因此最后还有几幅美第奇家族的画像作品,但由于场地所限,并没有中央美术学院《意大利乌菲奇博物馆珍藏画展》中对美第奇家族的画作展示系统和详尽。

场馆内并不能照相,因此自己也仅在外面照下几张作为纪念,其他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特此说明。

这次展览并没有讲解,期间倒是看到几次胸前挂着VIP胸牌的人和私人讲解员的身影,不好意思蹭听,也就作罢,因此感觉收获并不是很大。虽然参观前夜,跟娟在家里加急看完了《西方艺术史》的文艺复兴部分纪录片,但自己仍觉得收获本不止这些,整个文艺复兴的发展并没有系统的掌握和熟识,只能希望下次能跟义务讲解员朋友一起再前往了。

标签: 参观 艺术
最后更新:2013年03月04日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点赞
< 上一篇
下一篇 >

文章评论

  • 夜殇

    我Q1255704279夜殇 隐身在线

    2013年06月02日
    回复
  • 夜殇

    佛罗伦萨展厅禁止拍照 不知道你这些东西是从哪得到的 居然还有《乱发少女》这张,这幅木版画于2012.9.7日被意方收回,包括拉斐尔的《自画像》。如果你对文艺复兴文化有兴趣,或者对上次展出品感兴趣你可以找我聊聊,我可以帮你解答一二。

    2013年06月02日
    回复
    • candylight

      @夜殇 整个展厅不允许拍照的,所以博文最后写了,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
      2013年06月03日
      回复
  • 取消回复

    COPYRIGHT © 2021 zyea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